1. 主頁
  2. 藝術
  3. 移民

【報道】蒙特利爾“通往亞洲藝術節”開幕:保持多元、先鋒、與傳統的結合

#亞裔文化月 傳播亞裔藝術,推介亞洲藝術家,希望能抵達更多元的觀眾。亞洲是廣闊的,希望能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

Acces Asie Festival

2024年通向亞洲藝術節海報。

照片:Radio-Canada / Accès Asie Festival

RCI

————————

蒙特利爾的通向亞洲藝術節,Festival Accès Asie創立于1995年,是魁北克規模最大的年度展示加拿大亞裔藝術與藝術家作品的節日。

今年的藝術節從今天(5月2日)一直持續至6月2日結束。

藝術節總監奈拉·納烏法爾(Nayla Naoufal)接受加廣中文采訪時表示,今年的藝術節將有80位左右來自亞洲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呈現近20項藝術活動,包括了視覺藝術展覽,舞蹈,音樂,多媒體,歌舞表演,電影等多種形式。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通向亞洲官網 (新窗口),了解詳情。

Nayla Naoufal

新任通往亞洲文化節藝術總監奈拉·納烏法爾(Nayla Naoufal)

照片:Radio-Canada / Festival Accès Asie

納烏法爾去年年中才上任,這是她第一次策劃整個藝術節,

通往亞洲藝術節是多媒體跨代際藝術節,展示和慶祝亞洲藝術家的作品與成就。我們傳播亞裔藝術,推介亞洲藝術家,希望能抵達更多元的觀眾。同時,亞洲是廣闊的,我們希望能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并繼續保持先鋒、創新、與傳統結合的特點。
引自 納烏法爾

采訪中,她強調,加拿大亞洲僑民們非常棒,勇敢,慷慨,有才能,他們應該被更多人看到聽到,他們的故事很重要。尤其是現在,國內和國際狀況都讓人擔憂,國內這兩年藝術資助在不斷減少。國際上,目前正發生著戰爭、種族滅絕,也發生在亞洲土地上,讓許多人悲傷、焦慮,希望借由這個平臺帶來團結、希望、和溫暖。

相關閱讀:
亞裔傳統月報道

先鋒與傳統結合

納烏法爾重申了通往亞洲藝術節選擇作品的標準,那就是注重創新、先鋒、實驗性,同時也要有代表性,不排斥傳統。

今年的演出中,她特別提到以下幾個作品:

我在這里,Je suis ici (新窗口)是一部紀錄片,描述了生活在蒙特利爾的五個新移民家庭的生活與掙扎。

古樂音樂會Carmina Nisibena (新窗口),來自今天敘利亞地區的傳統亞敘圣歌可追溯到公元三世紀伊比利亞半島,邀請了西班牙著名藝術家Efrén Lopez Sanz表演。

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 (新窗口),來自臺灣的藝術家翁念慈創意性地融合舞蹈、AI、燈光音效等,并邀請觀眾進入工作室參與創作過程。

原住民藝術家Léuli Eshrāghi(They) (新窗口)的影像作品追尋作為原住民、亞裔、以及黑人的混血,作為同性戀者,紀錄自己在原住民島嶼上的記憶與快樂。

此外,還有敘利亞舞蹈家Hoor Malas的表演假如我的身體有名字 (新窗口);來自泰戈爾之地——印度孟加拉民歌與巴烏爾歌曲;兩場歌舞表演(cabaret),華裔藝術家Fili 周 Gibbons的音樂裝置表演,使用大提琴和人聲等展示古代大禹治水;short&sweet 集體舞;還有中國茶道表演,以及老撾和柬埔寨的風味展示等。

(敘利亞舞蹈家Hoor Malas的表演假如我的身體有名字

藝術總監的信息

納烏法爾表示,每個人都受到環境和社會狀況的影響,有些作品檢驗我們自身和景觀,而另一些是講述別人故事,藝術幫助我們以不同方式和角度看世界 —— 自己希望能夠拓寬這個視野。

她介紹說,因為是第一次獨立主持這樣大型藝術節的策展活動,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幾乎看了一整年的各類演出和展覽,也和本地藝術家交談溝通,與不同的合作伙伴進行溝通等。

她稱,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比如,今年看到一位藝術家作品或許要到四年之后才有機會在通往亞洲藝術節展示。藝術節有不同的藝術形式,需要保持平衡。同時,每件作品的場地準備等都不一樣。我們的藝術家來自不同地區,東亞,南亞,中東,又如何保持平衡,需要考慮周詳。

Mask

通往亞洲藝術節在喜馬拉雅劇場表演的《面具》。

照片:Radio-Canada / Accès Asie Festival

頭條